炉火跃动,动能不息。11月5日,田东石化工业园区,百矿三田碳素项目的焙烧炉内热浪翻涌。就在不久前,这项总投资14.2亿元的6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正式点火烘炉,转入生产准备期。这标志着田东县在生态铝产业强链补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年来,田东县紧扣工业振兴目标,聚焦“五园一县一区一基地”建设,持续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5.75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1.3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引擎动力持续增强。
1 精准招商 产业聚焦
在预焙阳极的焙烧车间,田东百矿三田碳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超维告诉记者,“预焙阳极是电解铝的心脏。过去百色的预焙阳极大多需要外购,成本高、供应链不稳定。预焙阳极项目投产后,将直供园区电解铝企业,这不仅让企业成本降低,更为百色生态铝产业补上了关键一环。”

广西田东同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作业。农思秋/摄
冯超维的这番话,道出了田东工业发展的新变化。过去,企业“单打独斗”,产业链条短、配套弱;如今,田东推动产业转向“集聚”,构建起“一区三园”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园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绿色工厂2家,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其中,田东石化工业园区已形成年产220万吨氧化铝、50万吨烧碱、35万吨甲烷氯化物的生产能力,成为百色千亿元铝产业重要的配套园区。
“我们不是简单把企业‘请进来’,而是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精准选商’。”田东石化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黄植弟介绍。在这一思路下,园区今年新签约的9个项目总投资47.34亿元,均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产业链环节。
这种精准招商推动了园区内的产业协同,使企业通过原料直供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园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得到释放。今年1—9月,田东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2.63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93.16%。
2 高效循环 绿色发展
在锦盛化工厂区,一条专用管道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输往相邻的达盛化工,成为生产双氧水的重要原料。“一家企业的副产品,可以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锦盛化工生产技术部经理黄晶绍指着工业管道说。

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中控室监控企业生产运行情况。李世虎/摄
这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正是田东县以园区为载体推动工业与环保协同发展,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三级生态链的生动实践。
在石化工业园区,“产业中循环”得到充分体现。园区系统性地构建起“氯碱化工—精细化工—氟硅化工”的循环经济体系。该体系以年产50万吨烧碱、40万吨液氯等产能为基础,不仅保障了百色生态铝产业的原料供应,更将副产品转化为下游产业的“营养”,实现了资源在园区内的高效循环。
高效循环也带来了稳健的产出与持续的投资信心。今年1—9月,田东石化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产值98.66亿元,同比增长2.04%;工业投资同比增幅超过100%。
提质增效的进程,也因数字化赋能而大大加速。目前,田东已有3家企业获评广西智能工厂,其中锦盛化工被评为自治区“智能标杆”。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成本降低20%。
“循环的最终效益,正转化为实打实的环境价值。”田东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苏铖表示,1—9月,全县污染天气仅12天,空气优良率达到95.6%,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3 以产兴城 福泽民生
田东县农产品加工轻工业园亿升公司果蔬加工车间,一条冻干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工人们将火龙果、香蕉等原料加工成冻干食品。走下生产线的工人黄师傅告诉记者:“以前在广东打工,一年回一次家;返乡后在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月收入4000多元。”
近年来,田东县依托“五园一县一区一基地”的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让工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其中,1—8月,田东县规模以上企业芒果加工业产值1705万元,芒果产业辐射108个行政村1.5万余户农户,带动3万余人就业;粤桂协作产业园引进的4家水果加工企业,加上今年田东工业园区新签约项目,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产业落地、发展的重要支撑。田东县深入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各项举措,积极推进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全程便利化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效能,以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稳产扩岗。“今年以来,已有406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了营业执照。”田东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杜云燕介绍。
为保障群众“家门口”就业,田东县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在强化技能培训方面,该县重点围绕电工、焊工、叉车司机等制造业急需工种,对企业职工、脱贫群众等重点群体开展定向培训。同时,通过“创业就业夜市”“一月一专场”等创新形式,今年已开展招聘56场。园区在建的中森碳投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1350个就业岗位。
“我们引进项目,不仅看产值和税收,更会评估它能带来多少就业岗位,能多大程度带动本地群众增收。”田东县投促局局长程萍表示,让工业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这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意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